“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就受到学界高度关注,也激发了学者极大的热忱,学界讨论热烈,观点也日趋多元化。本着务实的态度,结合西亚非洲研究的地域特点,2015年1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西亚非洲》编辑部在京举办了“中国与西亚非洲:‘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发展合作”学术研讨会,来自外交部、中联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云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人民日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商会等机构的专家学者50余人与会。研讨会上,学者们各抒己见,对“一带一路”倡议作了多层次、多视角的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副所长、《西亚非洲》副主编张宏明研究员首先为本次研讨会致辞。他首先对于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并指出:中国政府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倡议,是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和地区形势深刻变化,以及中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线各国加强合作、共谋发展提出的战略构想。中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沿线地区,非洲国家则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辐射区,因此中国在西亚非洲地区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既有共同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专家学者深入思考,相互交流观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次研讨会分两个时段,第一时段从宏观视角讨论,由《西亚非洲》编辑部主任安春英编审主持。
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杨福昌大使从中国政府层面、双方需求及挑战三方面系统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现状及前景。从中国政府层面看,已做好准备,制定了在高科技、核能航天、新能源等领域开展合作的计划;筹备建立金砖银行、亚投行、丝路基金的等金融机构以解决融资渠道。从双方需求讲,中国与西亚非洲地区国家互补性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可取长补短。尽管如此,“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仍面临挑战,西亚地区近几年政局动荡,安全问题成为影响企业进入的主要障碍,加之有的国家保护主义严重,开放程度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双方合作。中联部非洲局钟伟云局长主要就发展海上丝绸之路表达了看法。钟局长认为,海上丝绸之路穿越非洲,应重视东非印度洋沿岸地区国家,这些国家政局稳定、合作的民意基础深厚、经济结构互补性强、发展战略同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互通。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杨立华教授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在世界格局变化、新兴国家群体崛起的国际背景下出台的,以亚欧板块为支撑,具有包容性特征,共享全球化成果。非洲作为中国重要的伙伴,应在过去中非合作的基础上,加入“一带一路”的内容。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境外安全管理服务平台胡加主任从行业协会角度谈了中资企业行走西亚非洲地区的行业安全风险问题,“一带一路”倡议中西亚非洲是安全重灾区,恐怖袭击、国别政治风险、治安恶化、难融入当地等是中资企业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胡加主任还就影响风险的因素、中资企业境外安全的抓手等问题一一作了说明。云南大学肖宪教授重点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东的人文交流,民心相通是最重要的,目前中国与中东的留学生、旅游者、侨民等都较少。人文交流的重点应该是宗教、媒体、学者,减少官方色彩。朝觐是宗教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马中平副秘书长介绍了各国朝觐的基本情况,并重点介绍了中国穆斯林朝觐状况、近些年朝觐人数大幅增长的原因,以及朝觐安全问题。从国际关系视角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李伟建研究员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塑造的话语体系,是中国外交的一部分,但目前仍未从精英话语转化为国际话语。学者在研究中要避免泛泛而谈,应考虑其思想理念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中国应培养地区国家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度,防止成为单边行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贺文萍教授提出三个对接,即产业对接、战略对接、具体领域及国别对接,要有的放矢;一个推进,即软实力的推进,要先行走出去,介绍“一带一路”的具体内涵,其中学者间的交流非常重要。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的王猛副研究员回顾了中国中东外交从被动融入到主动塑造的演变过程,当前中东借助基础设施发展经济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高度契合,双方有合作的基础和动力。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唐志超研究员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重新发现、对焦中东,丰富与中东国家的内涵,与中东非洲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在面临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地区动荡,政策、信息、民心不通,地缘政治冲突等挑战,以及宗教、文化等风险。
刘贵今大使在评论中提到,要避免“一带一路”的宣传乱象,学者研究要更深入,更有正对性。中国要加强务实对外合作,人文交流应走在前面。
第二时段的讨论更侧重于微观视角,涉及到“一带一路”的具体领域。本时段由《国际经济合作》杂志社社长齐国强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刘中民教授发言重点是政策沟通的作用,他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民心相通是五通之首,建议中国增加高层声音;综合调研,找准对接入口;更长远的改变国际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李新烽教授强调要重视国别研究,和周边国家及大国关系是多元的,不能“一刀切”,要充分考虑非洲的需要,产能转移不能一厢情愿。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院长薛庆国教授介绍了中东国家关于“一带一路”的舆情状况,认为在宣传中要突出包容发展、平等合作的价值观,回应他们的疑虑,摆脱唯政治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的李智彪研究员主要分析中非产能合作的现状、问题,中国自身三高一低产业及缺乏品牌等都阻碍产业升级及转移,还是应立足国内,做出好产品,在中非产能合作中充分考虑非洲的诉求。西亚非所的姚桂梅研究员也强调中非合作中以非洲需求为出发点,合作项目要得到非洲国家的参与配合,并加强商业及社会风险防范。朱伟东研究员详细说明了“一带一路”中法律的作用。在倡议阶段,法律界的关注点仍在沿线国及中国国内法律制度建设上,同时也要推动双边及多边的法律建设,应由顶层设计法律框架。厦门大学公共关系学院副教授范鸿达介绍了近年来自己在中东进行田野调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出版情况,重点分析了伊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他认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究需要突出重点,更加深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王洪一副研究员从安全体系的视角对中资企业在非洲面临的综合风险、应对风险的手段、如何建设安保体系等作了系统分析。要厘清安保范围,以商业运营模式,国家制定框架,建立联动机制。《人民日报》国际部主任编辑王南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签证问题是不应忽视的。劳务输出项目合作中签证问题常常阻碍项目推进,也是中资公司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厦门大学公共关系学院副教授范鸿达结合自己的田野调查,与大家分享了从社会和市民的视角对伊朗的思考,主张中国要加强与伊朗的文化外交。
宁夏大学阿拉伯研究院院长李绍先研究员在第二时段评论中谈到,在中东政治版图重建期,中国在中东推进“一带一路”应淡化多边,突出双边,关注重点国家。当前可加大对中东事务的参与。
本次研讨会是一次高水平的会议,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助理王林聪研究员在总结发言中所说,将“一带一路”与西亚非洲结合起来、把学理探讨与对策建议结合起来是这次研讨会的特点,会议提出了一些新思想,建议也中肯且有针对性。未来中国要在加强人文交流,改变重经济轻政治、安全,以及防范风险上加大研究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