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政治呈现明显的极端化发展态势,尤其是宗教极端主义甚嚣尘上。由此,去极端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合作领域。为深化国内极端化/去极端化议题研究,为国家外交和国际合作提供新思路、新视角,2016年7月16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展望》、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西亚非洲》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阿拉伯世界研究》三家期刊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举办了“极端化/去极端化:理论与政策探索”学术研讨会。来自新疆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人民日报》、对外经贸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约3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开幕式由《国际展望》副主编张春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助理王林聪研究员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刘中民研究员先后致开幕词,指出:会议的举办正当其时,无论是“伊斯兰国”的兴风作浪,还是尼斯等暴恐事件的发生,都说明极端化行动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国际社会与各国政府采取举措,反对极端主义与开展去极端化国际合作;会议议题集中,期待与会者从极端主义内涵、意识形态、地域分布、流派入手,结合现实需要,对如何去极端化进行深入讨论与分析。
研讨会第一时段讨论的主题是“极端化的当代发展”,由《西亚非洲》编辑部主任安春英编审主持。刘中民研究员从当前中东伊斯兰力量的消长变化分析了极端主义的勃兴原因,他认为政治伊斯兰力量缺乏对国家的治理能力,而温和伊斯兰力量陷入衰落,为极端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教派主义矛盾加剧,成为伊斯兰极端化加以利用的工具;伊斯兰极端主义力量的崛起对全球安全、意识形态造成威胁。王林聪研究员在对极端化概念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中东社会极端化根源包括四方面:包容性宗教文化的衰退;中东社会发展长期落后,在全球化中被边缘化,形成社会整体性焦虑,从而产生极端化诉求;外部国际干预;“阿拉伯之春”造成中东地缘政治的失序。中东极端化体现为理念上的排他性、行动上的狂热性和手段的残忍性,并使极端化问题上升为国际政治重大议题。对外经贸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丁隆教授系统梳理了圣战萨拉菲主义的发展历程,认为圣战萨拉菲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潮,而不是伊斯兰教派;无论是圣战萨拉菲的斗争方式、战术等方面均发生了变化,需要国际社会采用相应的应对之策。《人民日报》主任记者王南从跨界/跨国极端/武装组织的类型、具体的组织名称、行动特点、形成的原因、社会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6个方面解读了跨界/跨国极端/武装组织现象。
第二时段讨论的主题是“去极端化的理论分析”,由刘中民研究员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学研究所王震副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学术界对于“伊斯兰国”的定位:传统恐怖组织;准国家和准政权;政治性革命运动;“三位一体”(即传统恐怖组织、政治性革命运动、准国家和准政权的复合体。他进一步提出国际社会打击“伊斯兰国”的新动向:由常规军事打击向日益成熟的反恐理论发展,从有形的物理空间向无形空间转变,如开辟网络信息战等新领域。中国在打击“伊斯兰国”策略上,不应贸然采取海外出兵军事打击方式,而是要继续坚持反恐立场、利用外交等手段联合反对“伊斯兰国”组织、加强与库尔德人的反恐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马文琤助理研究员详细介绍了“伊斯兰国”的军事制度,并提出去极端化的对策建议:去极端化不能局限于伊斯兰教;应对“孤狼”的有效措施是利用网络进行大数据筛查;去极端化可利用伊斯兰教思想行为和管控体系来引导。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王希助理研究员认为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大规模扩散是当下国际和地区格局造成的,也与伊斯兰文明当下的陷入的困境密切相关;伊斯兰教极端主义是对伊斯兰教狭义的解读,并非教义本身。当下,推进宗教的中国化尤为重要,其具体路径是:加强伊斯兰主流教义、思想的解读,尤其是“中道”思想的影响力,满足信教群众的基本需求;鼓励非制度化苏非思想在中国穆斯林中的传播;引导和推动伊斯兰教更中国化;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培养新一代宗教人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金良祥助理研究员重点分析了中东地区极端主义思潮和极端化行为产生的原因:中东地区以能解决就业和民生问题的工业化的失败;以建立强有力政府的国家建设的失败;以地区大国相互协调共同打击极端主义的地区主义的失败;美国在中东治理结构的失败。
第三时段讨论的主题是“去极端化的国际经验”,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阿拉伯世界研究》副主编孙德刚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李文刚副研究员以西非恐怖组织“博科圣地”为案例,认为尼日利亚经济与社会问题、南北发展失衡、境外势力渗透使“博科圣地”由原教旨主义组织蜕变为恐怖组织;该组织以绑架、汽车炸弹等方式选择袭击目标,破坏性强,且与境外极端主义相勾连;尼日利亚主要采取军事打击手段,试图根除该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张帆副研究员提出,美国海外反恐主要采取对外援助、公共外交和军事打击等方式;对于本土的恐怖组织,美国政府则采取强力打击手段、发起思想理论竞争、确定各部门职能等方式,防止与打击恐怖组织与行为。此外,美国从2011年起发布《美国反恐报告》,对反恐经验、做法和成效进行评估。西北政法大学反恐研究院兰迪讲师结合犯罪学与恐怖主义的契合研究点,以沙特(预防矫正与善后关爱计划)、新加坡(成立宗教矫正团)等为分析案例,提出国际社会可资借鉴的反恐怖主义柔性治理策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学院副院长侯宇翔讲师从理论渊源、实践形式、政治诉求、免疫重建等方面剖析了极端主义在全球泛起的原因,提出要构建具有国际伊斯兰主义综合治理平台、利用现有国际平台、建立自我平台的去极端化实施路径。
第四时段讨论的主题是“去极端化与中国的作用”,由《西亚非洲》编辑部副主任詹世明副研究员主持。新疆大学中亚地缘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韩隽教授详细介绍了2010年以来新疆去端化的做法、成效、问题与相关思考。她认为涉疆问题的核心是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新疆去极端化取得了阶段性初步成效;自媒体发展、境外宗教组织对新疆的渗透对新疆去极端化工作构成挑战;流动人口、妇女儿童、在校学生、学经学生等群体成为宗教极端主义势力争夺的对象。在未来去极端化工作中,要认清去极端化工作具有长期性,它是社会系统工程,要关注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去极端化需要政府引导,顶层设计;在意识形态领域需正本清源;鼓励外部传入宗教的中国化;加强对互联网、自媒体的管控;探索去极端化的国际合作,其中要求同存异,以我为主。西北政法大学反恐研究院副院长张金平教授在书面发言中,首先指出端化工作的第四维度指的是去极端化工作的目标维度,其次他介绍了埃及、沙特等国的刚性和柔性去极端化的目标、政策与做法,最后他提出要以社会建设为抓手引导去极端化工作。孙德刚研究员总结了国外去极端化的基本经验:网络去极端化;监狱去极端化;对重大突发性危机事件的管理;成立改造学校或改造中心;通过社会建设去极端化;以军事清剿行动去极端化;在宗教信徒中宣扬"中正"思想。在此基础上,他也提出七方面的思考:明晰涉疆问题是内生性还是外部影响问题;发动群众,对提供重要线索都给予奖励;关注精英阶层;对突发事件早处理、晚定性;避免在去极端化过程中泛政治化、泛安全化;注重话语体系构建;去极端化需行为上约束、思想上改造。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包澄章副研究员分析了极端化的成因、极端主义形成的路径、去极端化的对象、去极端化的路径选择,以及相关思考:建立极端主义的预警机制、语料库;去极端化要分层推进(如社区、家庭等);避免工作手段的极端化等。
刘中民研究员和王林聪研究员代表会议主办方进行了小结。第一,研讨具有很强的学理性和探索性。中国语境下的极端化与去极端化与西方有所不同,参与本次研讨会的学者论及议题的概念与内涵,并从极端化的背景、根源及特殊的影响因素、特定极端组织的相关情况以及宗教在极端化与去极端化的特殊作用进行了主题发言与深入讨论,深化了极端化与去极端化议题的研究。第二,研讨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对策性。与会学者的发言与讨论触及去极端化的机制、路径,包括国际宏观层面和国别微观层面。由于长期以来国外和国内对去极端化处于被动应对层面,而极端主义发展具有动态性变化特征,这就要求各国相互协同,保持信心和耐心,坚持不懈地推进去极端化的这项重大社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