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国别研究期刊选题与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2020年8月4日以线上线下方式同时举行。研讨会主会场设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中国非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新烽,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期刊与年鉴管理处处长刘普分别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非洲研究院副院长王林聪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西亚非洲》编辑部常务副主编安春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唐志超分别主持了研讨会开幕式、主题研讨和研讨会总结。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共计80余人。
研讨会主会场
李新烽在致辞时首先向所有与会者表示欢迎。他说,今年正值《西亚非洲》创办40周年,也是《中国非洲学刊》创刊之年。今天的研讨会在新形势下具有重要意义。当今,区域国别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好国际问题能够服务于国家对外战略需要,对于研判国际形势走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在现阶段,我国的国际问题研究还存在某些不足,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从这一背景出发,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的重要智库,更要有义不容辞、勇于担当的精神,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智慧。今天前来参会的各位期刊负责人作为学科建设的领路人,更要在新形势下认识到我国目前在国际问题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要开阔视野、深入研究,把握好目前区域国别研究迎来的重要机遇期。每个刊物要找准定位,突出自身特色,重视选稿用稿的导向作用,经学致用,倡导实事求是的文风与学风,强调原创性,为国家的发展建设服务。同时,期刊建设离不开稳定的高水平的作者队伍,期刊要立足长远,为更多优秀的年轻作者创造机会和条件,促进科研队伍的成长壮大。
李新烽致辞
刘普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拥有105个正式期刊,包括学术期刊89种,其中有核心期刊70种,56种收录于南大核心期刊名录,54种收录于北大核心期刊名录,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期刊单位。学术期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金字招牌,在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目前,全国各大高校也纷纷加大了对期刊建设的投入力度,期刊之间的竞争力度日益增强。未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将进一步加强期刊的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以增强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还将利用好社科院期刊种类多、涵盖学科广等优势,加强期刊合作,鼓励同学科、跨学科合作,实现强强合力,以应对学科建设的需要和大的时代课题的需要,更好地引领研究导向。今天的研讨会就是一次不同期刊之间加强合作的探索与尝试,未来还需要继续举办类似的交流活动,只要坚持下去就能产生好的效果。他还介绍了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期刊与年鉴管理处的工作完成情况及相关计划。在2020年下半年,社科院还将对院部优秀期刊及优秀编辑人员进行评选,以激励期刊的良性发展。同时,还将支持创办新刊,举办编辑沙龙活动,发挥编研结合的优势,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
刘普致辞
研讨会由《西亚非洲》编辑部和《中国非洲学刊》编辑部共同主办。研讨会主题为“区域国别研究选题与学科建设”。
安春英主持开幕式及第一时段发言
唐志超主持第二时段发言和研讨会总结
《拉丁美洲研究》编辑部主任刘维广,《南亚研究》副主编、编辑部副主任毛悦,《西亚非洲》编辑部副主任詹世明,《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副主编张昊琦,《欧洲研究》总编辑宋晓敏,《美国研究》责任编辑罗伟清,《当代亚太》责任编辑任娜,《当代韩国》编辑部主任高明秀,《欧亚经济》副主编、编辑部副主任李丹琳,《中国非洲学刊》常务副主编吴传华在主题研讨阶段先后发言。
在主题研讨阶段,各位期刊负责人就各自期刊的创办历史、定位与特色、选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作了相关介绍。关于目前学术期刊面临的挑战,大家普遍认为存在着竞争压力、优质稿件难求,以及学术期刊定位与选题如何跟上形势的变化?如何增强学术期刊的理论深度?如何把握好对重大现实问题的追踪和深度分析等方面的问题。他们一致表示,要在把握好政治立场的同时,给予学术探讨一定的空间。要加强基础研究,着眼于全球视野,更多以“他者”视角关注区域国别研究中的现实问题。另外,要加强学术期刊的学术性、理论性和规范性,同时借鉴其他期刊有益的发展经验,强调问题意识,并且与时俱进。最后,吴传华介绍了《中国非洲学刊》这一新办期刊的创刊过程、定位和选题方向。2018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要创建中国非洲研究院,以此作为中非“人文交流行动”的首项举措。2019年4月9日,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习近平主席为此专门发来贺信。《中国非洲学刊》是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以来创办的重要学术期刊。《中国非洲学刊》秉持学术性、思想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原则,主要刊发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非洲研究和中非关系研究的优秀学术成果,设有特稿、专题研究、学术论坛、学术评论、书评等主要栏目。随后,与会研究人员期刊择稿取向、审稿流程等问题与各位发言人进行了互动交流。
王林聪作研讨会总结
王林聪在对研讨会进行总结时表示,此次研讨会是编辑人员与科研人员展开充分对话的高峰会议,将区域国别研究、期刊建设、学科建设结合于一体进行充分研讨和交流,体现了专业性、建设性和前瞻性。研讨会对期刊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提高选题策划和栏目设计等方式引领和带动学科建设,加强跨学科研究与合作;研讨会对研究人员具有启发性,创造了编研互动交流的机会,丰富了研究的视野;研讨会还对推动区域国别研究和相关学科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研讨会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圆满成功。
